天津新地标高达530米的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璀璨迎新
元旦打开崭新的一年,辞旧迎新之时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这座获誉“北方之钻”的雄伟建筑披上晶莹、素雅的通体银装,
流星飞瀑,美轮美奂,令人赞叹,矗立津沽一方,璀璨渤海夜空。
2018年12月31日23:59,这座摩天大楼开始新年倒计时,无数市民与这座崭新的摩天大楼一起喜迎新年!
周大福金融中心主楼高达530米,2018年竣工后将成为世界第九高楼,也是天津滨海新区主体建筑群中的核心标志。
2016年12月15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竖向结构正式封顶,这座世界第九高楼,历经风雨,终于亮剑出鞘,刺破长空。从2014年3月13日正式开工,到今日封顶,768个日夜,98次顶升,约30万立方混凝土,7.2万吨钢筋,数字背后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项目简介:
周大福金融中心共100层,是一座集购物、办公、酒店、住宅等多业态为一体的超级建筑综合体。
据最新数据显示,天津周大福项目位列全中国第4高楼及全球第8高楼,有“北方之钻”的美誉。
历时6年,项目团队攻克无数技术难题,随着最高点的塔楼幕墙荣封金顶,如今项目已进入收官阶段。
滨海第一高挑战不可能:
摩天大楼的建设绝非易事,首先要攻克的就是开挖深度32.3米居天津房建之最的基坑施工难关。
面对最大厚度9.9米的大底板浇筑挑战,中建团队仅用38小时即完成了3.1万立方米的超大超深超厚底板浇筑,刷新了全球同类工程底板浇筑最快速度记录。
钢构件数量约42000件,高空焊接工作量大,高空组对焊缝约37.6万米,相当于42.5个珠穆拉玛峰高度
使用焊丝可绕地球40圈;
现场参建人员高峰期3000余人;
塔楼形体渐升渐细,建筑外缘变化最大处内缩达12.7m;
核心筒剪力墙平面形式经历次变化;
不间断创新高科技显神通:
蜘蛛侠、变形金刚、通天梯...这可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而是出现在周大福项目现场的新奇玩意儿。
为解决建筑外立面变化大而造成的施工电梯附着难度增加问题,项目创新采用了物流通道结合悬挑电梯,将垂直运输通道分为上下两部分,47层以下采用物流通道塔布置施工电梯,以上部分搭建悬挑电梯一直到顶;
为了达到随核心筒爬升要求,创新引入了“蜘蛛侠”
超高层外挂重型动臂式塔吊不对称支撑体系和爬升支撑体系四梁合一技术;
“变形金刚”则是项目自主研发的顶升平台,以液压油缸和支撑架作为钢平台的顶升与支撑系统,实现全新的顶撑组合模式,解决了超高层塔楼核心筒施工中常见的墙体内收、吊装需求空间大、安全要求高等施工难题;
还有38小时完成3.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5吨双管椭圆截面钢管柱8米内扭曲90度节点深化制作等等,项目团队创造和应用了18项国内乃至世界之最,为工程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BIM应用精细化管:
项目将BIM技术与绿色施工有效的结合起来。二次结构砌筑统筹考虑,做到“一墙一图,按图备料,照图施工”,杜绝了后期机电开凿的二次破坏和大量洞口封堵,有效减少砌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垃圾废料产生量;钢构、幕墙等专业利用高精度模型导入数控机床完成局部复杂构件自动化加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实体构件和模型进行反复比对,确保安装误差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保证了工程质量的一次成优和成本管控。
英宝·国际全程参与该项目消防工程设计咨询及BIM深化设计,24小时现场服务,优质设计团队精心配合,为该项目顺利交付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实现了全员、全专业、全过程的BIM应用。项目经理苏亚武介绍说:“通过BIM协同平台,建立了新的协作机制,物流信息实时追踪,设计变更关联模型实现动态管理,现场进度、安全、质量问题及时协调、有效管控,信息沟通效率和准确性大幅度提升。”项目自主研发的EBIM系统,将Revit模型快速轻量化,同步至项目私有云平台,平台模型大小为原模型的1/6,基于LOD400高精度模型,通过模型ID创建唯一的二维码,所有现场具有二维码的构件可快速定位模型位置,管理人员使用平台将材料设备从订货直至竣工移交各个阶段进行实时状态更新,加强物流信息追踪能力,提升项目精细化管控水平。
在项目管理平台中建立项目管理体系,项目参建各方根据角色分工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通过创建话题的形式,对工程整体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进行实时交流、管控,从而突破了以往BIM模型与现场管理脱节的瓶颈,为最终移交LOD500模型奠定坚实基础。
机电深化设计第一品牌——坚守初心在创新中砥砺前行!
我们的成绩和荣誉是英宝国际团队协作的结果,离不开每位伙伴的努力与付出!
成绩和荣誉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我们必定会在今后的项目中更上一层楼,为每一个项目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